婴儿肛脱怎么办?
一般治疗:大多数嵌顿性直肠脱垂经手法复位后均可还纳,局部可涂消炎止痛软膏,全身可适当应用抗生素及促进肠蠕动药物。必要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以松弛肛门括约肌。
三棱针或一次性采血针,于四神聪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点刺,血出为度,配合耳穴压丸,磁珠紧压直肠、大肠、神门、脾、肝穴每五日更换一次,可疏调气血,调理肠胃功能。
硬化剂注射:经局部消毒后,于齿状线以上黏膜下层作四点注射,注入10%明矾液5-8ml或5%鱼肝油酸钠2-5ml,造成局部无菌性炎症,形成粘连固定直肠,防止再次脱垂。注药后暂禁食水四小时,便后肛门疼痛者用温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酌情给止痛、镇静剂。
肉毒杆菌毒素括约肌注射:对痉挛或不松弛的肛门括约肌可造成暂时性麻痹。使括约肌松弛,并有利于直肠脱垂的复位。
胶圈套扎:适用于完全性直肠脱垂,脱出部分经人工回复后,于肛管直肠黏膜下层用吸引器吸引后,安置胶圈两枚,阻断血供,使脱垂的粘膜坏死脱落,达到治疗的目的。
单孔肛规:一般用于年事已高,或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者。于手法复位后,行肛管排气,在肛管内放置一根长约7cm、直径1cm左右的单孔肛规,保持大便通畅,限制肛
门排气,达到加强腹压,固定直肠的作用,从而促进括约肌功能恢复,达到复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