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眼球发黄怎么回事?
原因一,患有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如先天性色素膜炎,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血管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这类情况相对少见。
原因二,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黄疸,胡萝卜血症等,这类情况相对常见。
黄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黄疸是由于婴儿从胎内到出生后,所接受的氧分压有显著的变化,血中血红蛋白减少,间接胆红素质增加所致,可表现为眼球发黄,生后4-6天达高峰,10-14天消退。
病理性黄疸大多由于出生后一周仍为持续性黄疸或下降后又重新上升,进展较快,程度较重,眼球明显发黄甚至呈金黄色,同时可能会伴出现大便颜色呈浅黄色,甚至灰白色,尿色亦深,重者,婴儿活动少,吸奶差,少哭闹,时有发热、呕吐等症状出现,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及时带婴儿到医院诊治。
胡萝卜血症,是由于摄入含有胡萝卜素的食物如橘子,南瓜,胡萝卜,西红柿,南瓜粉,菠菜,甘蓝等过多,或由于婴儿肝功能尚未成熟完全,出现血中胡萝卜素堆积,出现皮肤及巩膜发黄,而呈胡萝卜血症,多见于营养良好或营养过剩的婴儿,父母对婴儿过于偏爱,不科学加以辅食(一般应于生后6月后添加)喂养训练,也是导致该病的重要因素,出现上述情况,可以减少此类食物喂养,一般经约5-8周后自行恢复正常,值得注意的是该病出现眼球发黄现象很容易与黄疸混淆,需要与黄疸严格区别开。
对于以上情况,需要做的是,发现婴儿眼球发黄时,应首先排除生理性黄疸因素后,应及时到医院诊治,眼科和儿科都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