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拉屎带血丝怎么回事?
婴儿大便带血,家长要分析原因,大便带血是儿科疾病中相对较多的症状,常常让父母亲非常害怕和着急。但是,当大便带血为红褐色、硫酸皂便、水样便、糊状便、泥状便便或血便,便血的性质、颜色不同,反映了不同的疾病。
血色常与食物有关,大便后肉眼即可见到,粪便中混有血或假血便称为婴儿大便带血。
新生儿大便带血,常为出血性胃炎、肠穿孔、先天性胃肠道畸形、肠炎等病。血便一般为赤红色,大便呈酱状,血多为鲜血,100毫升粪便中有2-3毫升血液,镜检无红细胞,肉眼不能分辨的轻度血丝粪为隐血便。
婴儿经常腹泻和异常呕吐后会出现血便。便中带血或隐血便见于肠套叠、肠息肉、大便畸形、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其他如肠肿瘤、便秘(某些卤门疾病合并肠息肉、胃癌、肠息肉、肠套叠等)。
肠道寄生虫包括寄生卵、鞭虫、钩虫、球虫等在儿童中有相当高的发病率。血食性肠炎小儿常见血食性肠炎(即肠炎),多为黏液血便,与食物关系明确,即停止进食上述食物,粪便中粪便血消失,再进食上述食物,再次出现血便。血便少见,少数为大便中带血,多为黏液脓性血便。肠道息肉、肛门畸形等,一般粪便为黄灰色、黄铜色或绿色发亮,便稀薄、水分多、容易辨认。
如大便呈稀水样、蛋花样、黄绿色泡沫状,气味难闻,颜色为黄绿色,考虑为受凉或消化不良,可给予消炎止泻药,并服些肠道益生菌。
如大便呈稀糊状,水分稍微多一些,颜色呈黄色或黄白色,考虑为胃肠消化功能不好,可以喂些健脾开胃药。
注意若大便带红大便带血,应立即去看儿科医生,排除肠炎和牛奶过敏,检测粪杆菌毒素,以免延误治疗,造成孩子营养不良等。血便,但血少,先考虑局部因素,父母可自办人工大便,父母注意手法轻巧,不可强行,以免损伤肠道;饮食注意不要乱吃东西,少吃刺激性、辛辣食物。
血便,血色暗红,大便呈柏油状,考虑消化道出血,常见食物中毒、大便后黑色粪便可能是铁的含量太多,婴儿大便稀糊不成形。
便便中带血,血色鲜红,血或便,可能与便秘或直肠息肉有关,需到专科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排除疾病的隐患。另外,注意小儿大便的颜色、质和量及气味变化。
小儿粪便的颜色与肝脏所分泌的胆汁的性质有关,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以肝炎、胆道闭锁较为多见。
正常大便为黄色或黄色,因大便中的黄色来源于胆红素,小儿大便颜色取决于胆红素和胆绿素的比例。若大便呈陶土色,应考虑有无先天性胆道梗阻,如先先天性胆道闭塞等胎儿异常。新生儿时期因为先天营养不良,大便可能会呈灰白色,有些吃奶的宝宝拉出的便便呈灰、腐臭气味。
注意如果大便多次出现水样便,应立即去看医生,可能是病毒或细菌引起胃肠炎,如为细菌引起的胃肠炎,大便会呈泡沫样,大便次数会突然增加。